名词解释。 1、单克隆抗体:由单细胞分裂增殖而形成的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病毒、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3、生物制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他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4、基因工程:用酶学方法将异源基因与载体 DNA 在体外进行重组,将形成的重组 DNA 导入宿主细胞,是异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表达,从而达到改造生物品种或性状,大量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生物品种和产物。 5、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生物细胞或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工程学的步骤,按照预定目标和设计有利的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并使之繁殖,从而生产有用的细胞产品或获得新型生物品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酶工程:指酶的生产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应用技术过程。 7、发酵工程:又称微生物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并通过现代化技术,大量生产人们所需的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 8、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蛋白质修饰等分子设计,对现存蛋白质加以改造,组建新型蛋白质的现代化生物技术。 9、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造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 10、固相吸出分离法:在生化物质的提取和纯化的整个过程,目的物经常作为溶质而存在于溶液中,改变溶液条件,使之以固相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 11、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得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12、有机溶剂沉淀法: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显著的减小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沉淀。 13、PI 点:即等电点,指在某一 PH 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或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呈中性,此时溶液的 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4、离子交换法:利用溶液中各种带点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 15、分子量的截留值:指阻留率达 90%以上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