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敌昆虫的利用 第一节 天敌昆虫的利用途径 就人为造成的害虫来说,其天敌本身是存在的,只是由于它们的效能被人类某些活动所破坏或削弱。如果能通过一些控制或保护措施使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得到恢复或改善,那么,一般来说,这类害虫问题便得到解决。然而,如果人类实践上的失误不能被及时修正,即在采用一系列控制或保护措施之后,害虫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那么有必要首先考虑输入并释放某些新的天敌,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控制害虫。 1.本地天敌的保护利用 自然条件下的天敌群落是非常丰富的,问题是如何加以合理保护和利用。害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制作,对研究害虫种群密度变化和死亡的原因,明确本地天敌的重要作用非常有用。 Kalynga,M.V.(1968)提出促进天敌有效性的一些措施。从天敌、害虫、和环境三方面做起。利用耕作栽培措施为天敌创造更好的生活和繁殖条件。农作物的布局、耕种、灌溉、收获、病虫杂草的防治等都与该地区的天敌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活动,都要尽可能避免杀伤天敌,并积极创造对天敌有利的条件,促进它们的繁殖和发展。举例说明:麦棉套种、种植诱虫植物、避开天敌的盛发期和敏感期施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农药施用方法的选择。 2.有效天敌的引进 引进天敌的目的在于改变当地昆虫群落的结构,促进害虫与天敌种群密度达到新的平衡。引进天敌在外来害虫的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害虫到达新地区后,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很容易定居下来,由于缺少天敌的自然控制,种群数量增加很快。如美国的农作物害虫,大多数是从别的国家引进种子苗木时偶然带进的,其中许多害虫由于缺乏原产地天敌的自然控制而猖獗成灾。于是有计划地引进天敌成了重要的防治措施。如 190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129 头澳洲瓢虫防治柑桔山的吹绵蚧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基本上受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 我国:温室白粉虱是外来害虫,我国于 1978年从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引进丽蚜小蜂,在北京和河北阴性试验,控制白粉虱的作用十分明显,其寄生率达90%。对于一些本地害虫,如果当地缺乏有效地天敌的控制,采用天敌引进技术也可能是有效的。 我国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曾为世界上一些国家控制害虫做出贡献。如日本 1925年从广东引进刺粉出来黄蝎轧小蜂,挽救了当时日本几乎陷于毁灭的柑桔园;1980年从四川引进柑桔矢尖蚧的寄生蜂获得成功。 可通过引进天敌控制的害虫类别:检疫不严,输入的害虫;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在某些国家存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