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1页
1/9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2页
2/9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_第3页
3/9
生理学作业 第一、二章 绪论与细胞 一.名词解释 1. 稳态 2. 负反馈 3. 正反馈 4. 易化扩散 5. 动作电位 6.兴奋-收缩耦联 二.问答题 1.简述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2.如何理解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 3.简述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特征 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稳态: 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2 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其意义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3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其特点是某一活动不断加强直至完成。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凝血、排尿反射。 4 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下 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包括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 5、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 电位变化,是兴奋的标志。 6 兴奋-收缩耦联 将以动作电位为特征的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特征的机械收缩衔接 起来的中介过程,其耦联因子是 Ca2+。 二.简答题 1.静息电位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细胞内 K+高于细胞外和细胞膜在静息下对 K+通透。 此时 K+外流,但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离子不能通过,从而形成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差。 随着 K+外流,阻碍 K+外流的电位差逐渐增大,促使 K+外流的浓度差在减小。当二者达到平衡时,即电化学势能为零的膜两侧的电位差。因此,静息电位接近于 K+平衡电位。 2.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包括: ①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即只要产生,幅度就接近钠离子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之和。因为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只是使离子通道开放后膜电位逐渐靠近阈电位。而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只取决于离子通道开放的时间和离子浓度差,而与原刺激无关。 ②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传导距离改变而改变。因在其传导途径中是靠局部电流依次产生动作电位。而局部电流的大小是使邻近部位的膜电位变化到阈电位的所需数值的几倍,因此动作电位是不衰减传导的,属数值式信号。 3 神经-肌接头化学传递的特征: (1)1:1 即 ACh 量子式释放,产生的终板电位总和足以引起动作电位;ACh 发挥作用后能及时被胆碱酯酶水解这样就保证一次神经冲动能引起一次骨骼肌动作电位和一次收缩; (2)单向性传递 (3)时间延搁 (4)易受药物和内环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