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1 .社会历史发展: 2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一词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1 5 1 1 —1 5 7 4 ),他在《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1 5 5 0 )中指出,意大利当时的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复兴古代的审美标准,艺术的目的是摹仿自然,表现人的个性,发扬人的思想感情。它与中世纪教会文艺思想,表现心灵朝向天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抽象、象征的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就文艺来说,文艺复兴意味着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的“再生”。后来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 7 世纪后 the Renaissance 为欧洲各国通用,1 9 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 4 至 1 6 世纪西欧文化运动的总称。它名为复兴古代文艺和学术;其实质却是:从神本主义回到人本主义,重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由此致使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宗教、政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3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主张以“人”为本,用人权对抗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崇高的品质、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人文主义者宣称,他们发现了“人”。“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比如,哈姆莱特的著名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封建教会宣扬禁欲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实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他们宣称:“财富是上帝爱护一个人的最鲜明的标志”,给“个性解放”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比如彼特拉克宣称:“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凡人的现世幸福就是快乐、友谊、爱情、荣誉、物质享受等。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