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 心脏检查 一 、 视诊、触诊、叩诊 心脏 【学习要求】 •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的内容与方法 • 掌握正常心脏视诊、触诊、叩诊 •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 【内容精要】 基本概念 • 负性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 震颤: 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 心包摩擦感: 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 4 肋间为主,于心动周期的收缩和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见于急性心包炎。 • 靴型心: 左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型。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 二尖瓣型心: 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时,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型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心。 一、视 诊 •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 3、4、5 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常见于先心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 心尖搏动 •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1.0cm ,直径2.0~2.5cm 。 •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当左、右心室均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 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鉴别搏动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 心底部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 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 胸骨左缘 3、4 肋间搏动:多见于右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