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_第1页
1/8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_第2页
2/8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_第3页
3/8
1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 、学科:思想品德 3 、课时:第一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 (1 )通过百度、优酷、土豆等网站搜索查找与祖国相关的视频、故事、图片等。 (2 )学生课前百度查阅资料,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热爱祖国之类的名言警句。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中国公民”的第一课。 内容分析:《我们都是公民》是八年级下册教材的起点部分,在内容上主要是学习我们公民身份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思想上是为了提高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和增强集体观念。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 公民身份的确认以及公民身份的内涵,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下一节课的内容是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再结合本册教材的主旨是公民意识教育,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 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 学情分析:识结构方面: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一些基本常识已有一定 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还是很零散、很表面化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作为新一代公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己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学准备:1 .通过百度、优酷、土豆等网站搜索查找与祖国相关的视频、故事、图片等。 2 . 学生课前百度查阅资料,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热爱祖国之类的名言警句。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 3 (一)课前准备阶段 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去搜查有关热爱祖国之类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查资料的能力,同时为教授新课做好铺垫。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案例分析,导入新课: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1%AA%BA%CF%B9%FA%D7%DC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