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以上都是2.《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规定是几年()A.1B.2C.3D.53.本讲提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使人的善良不断的增长,而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这是教育的()?A.原则B.核心C.目标D.目的4.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的关键和重点。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5.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6.()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A.1950B.1952C.1954D.19567.()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保障。A.2004 年B.2005 年C.2014 年D.2016 年8.本讲提到,法律制度是治理的开端,但是君子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人,只有具有公平正义美德的人,他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才是公平能够把制度实施到位。这句话是对()的解释。A.法者,治之端也B.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C.君子者,法之源也D.人心正则国治9.()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党政机关D.司法机关10.本讲提到,()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C.从严治党D.深化改革11.反映法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法治理念不包括()A.保障人权理念B.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C.权力制约理念D.法律平等理念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民主政治B.协商民主C.民主化D.法治建设14.()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5.本讲提到,“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是从()上对于不孝的人给予严惩。A.教育制度B.选举制度C.激励制度D.法律制度16.《民法总则》中自然人不享有哪种权利()A.生命权B.健康权C.肖像权D.重婚权17.《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A.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