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库一、填空1.六经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易》《书》《诗》《礼》《乐》《春秋》2.《诗经》的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八卦的卦画 (乾三连,坎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4.《尚书》的十种文体类型: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5.十翼的篇名:单篇:《说卦》、《序卦》、《杂卦》、《方言》双篇:《彖》、《象》、《系辞》6.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三大精神i.ii.基本精神——阴阳中和三个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7.《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顾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乾卦的六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六—亢龙有悔。9.中庸里所说的三达德:智(知),仁,勇。10.《大学》篇的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名词解释二、1.春秋书法“书”即记、写,“法”即规则、方法。所以“书法”,就是写什么,不写什么,如何书写的方法。而春秋“书法”即为《春秋》的记事方法,也称“春秋笔法”。不论是“书法”还是“笔法”,其用意都是以此体现作者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起到“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效应,达到维护等级分名,辨别是非,惩恶扬善,儆戒后人的目的。这种分名、褒贬、是非、善恶的判定都是以周代的礼制为准绳的。违背则受其谴责,遵守则获其表彰。2.内丹术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以追求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为目标。其炼养有服食,导引,调息,内丹,辟谷等方法。而内丹,是指修炼者在服气,行气,导引,胎息,房中术等修炼基础上形成的。内丹家认为,人皆是受父母先天气血而生,后因酒色劳役导致精衰神疲,以致死亡。故修炼者需通过自我修炼以恢复精神气气血。为此,他们将自己的身体当做“炉鼎”,经过一定的炼养步骤,将精,气,神在体内凝聚而成“丹”。3.缘起性空“源起”说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可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源起”是指世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性空”是指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源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