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1)目的。①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医疗机构管理条理》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②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2)防范预案。①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②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③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科室、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④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⑤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低收入阶层的患者。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在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有发生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住院预交金不足者。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患者选医师诊疗者。特殊身份的患者。⑥对于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⑦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⑧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 18 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⑨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10.输血时必须进行 HIV, HCV, HBsAg 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保管,血样标本 7 天后方可销毁。11.各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 30 分钟内出具结果(个别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