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七个秘方治面神经麻痹(面瘫)秘方(7 首)19.1 牵正四物合剂【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白附子 12 克,僵蚕 9 克,全蝎 6 克,生地、赤芍各 15 克、川芎 9 克,当归 15 克,桑枝 50 克,丝瓜络 9 克,鸡血藤 30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3 次。【功用】祛风活血。【方解】方中以白附子去头面之风;僵蚕祛经络之风,全蝎熄风解痉;以生地、赤芍、当归、鸡血藤、川芎、桑枝、丝瓜络活血祛风通络。合而用之,共奏祛风活血之功。【主治】面神经瘫痪。【加减】面麻痹甚者,加苏木 9 克;并以醋炒白附 120 克,盛于布袋之中,乘热熨麻痹之处。【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附记】凡颜面神经麻痹,瘫痪出现之口眼歪斜,以及半身麻痹,半身疼痛,半身冷暖,半身汗出等中医所称之中络证,率先用此,效果良好。19.2 二石复正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生石膏 20 克,石决明 30 克,麻黄 1 克,细辛 2 克,僵蚕 9 克,全蝎 3 克,白附子2 克,蟅虫 3 克,生穿山甲 6 克,桑寄生 30 克,威灵仙 10 克,龙胆草 6 克,羚羊角粉 0.6 克(分冲),活络丹 1 粒(分吞),苏合香丸 1 粒(分吞)。【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功用】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方解】方中麻黄、细辛以驱表皮之风寒,轻可去实,用量不能过多,僵蚕、全蝎、白附子为牵正散,为治口歪专药,但白附子燥热上升,用量亦不宜多,苏合香丸开闭以驱风寒,活络丹通络而治麻痹。惟以上诸药多为辛温燥热之品,故重用石膏、生石决明以清镇之;龙胆草、羚羊角粉清肝热而熄风;穿山甲、蟅虫、桑寄生、威灵仙活血通络,合之共奏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主治】颜面神经麻痹。【疗效】余每以此方治颜面神经麻痹,颇有捷效,一般服 7 剂见效,30 例痊愈。19.3 复正散【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组成】白附子 15 克,全蝎 6 克,白僵蚕、川芎、干地龙、明天麻、双钩藤、鸡血藤、胆南星、丹皮各 9 克,防风、白芍各 15 克,蜈蚣 2 条,甘草 5 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 3 次,每次服 3~6 克,温开水送服。若病重者改用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3 次。【功用】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方解】面瘫多因风邪中络所致。盖风邪中络,必先有“肝风内动之相召”,大抵外风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