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整理人:SL审核:ZMC批印:四、情节梳理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是火把节。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自 1984 年 1 月 29 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 1990 年 3 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 10 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 1989 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 1989 年 9 月 3 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 余福良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是 直肠癌晚期。一、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1990 年 4 月 1 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的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分别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彝族文化,不要像美国人赶走 印第安人后就把他们的文化废掉了。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四、20 世纪的中国与美国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 22 年后,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1979 年,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邓小平作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的 1 月访问了美国。五、举起火箭的大旗1984 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