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人尊重、关心、理解和爱护,是一种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执政理念。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中更要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保障党员权利、维护人民利益,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一、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在宣传教育中倡导人文关怀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确思想和倾向,通过人性化教育引上正确的方向和轨道。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人本意识,针对不同人群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只有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新世纪新阶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党员,就要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解决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的一些现实思想困惑。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广泛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纪律法规,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对社会矛盾集中的焦点问题等有怎样的想法和看法,及时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解疑释惑,辨别是非,正确引导,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深入研究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新的社会环境和行为方式,结合新的实践经验,结合党情、国情、社情,进一步从理论上正确回答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使反腐倡廉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用文化引导的方式夯实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人文关怀。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论,它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规范从政行为,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廉政文化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因人施教,扩大文化影响。针对领导干部要重点开展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教育,促使他们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针对一般干部要重点开展党章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针对社区居民、村民,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强化群众监督意识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反腐败法律法规,掌握政策要求,提高监督意识。针对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要以理想教育为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御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增强反腐倡廉意识。三是立足做违纪党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对于有问题的党员,要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耐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使其认识错误、接受教训,转变错误的思想。当有些党员干部刚刚出现违纪苗头时,党组织要及时打招呼,敲警钟,使其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对因犯错误而受到处分的党员,指派专人定期进行访问、谈心,了解其思想状况及改正错误情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正确的、合理的应予以解决;而不正确和不合理的要求应耐心地予以解释,并严肃指出其错误所在,使其面对现实、正确对待。在进行个别转化教育时要采取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真诚地帮助同志预防和改正错误,让他们感觉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信访工作中倡导人文关怀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水平和成效直接反映纪检监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反腐败的看法和信心,更通过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实现人文关怀。一是大力弘扬亲民爱民的作风。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