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_第1页
1/32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_第2页
2/32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_第3页
3/32
航空大事记:1960 年 2 月 19 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 T—7M 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这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1970 年 7 月 14 日,“东方红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The Eastis Red 1),是中国于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该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 20 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 天,至1970 年 5 月 14 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轨道上。1971 年 4 月,代号为“714 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曙光一号计划,项目名称为 714 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於 1973 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飞船可乘坐 2 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但是,由於国力不足和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於1972 年 5 月 13 日被迫取消。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1982 年 10 月 16 日,我国潜艇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从1980 年 5 月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到这次潜艇水下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次发射的新型运载火箭,采用了新的技术,新的燃料,新的材料。潜艇上的发射装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863 计划1986 年 3 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 1986 年 3 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