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与答案一 按章节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2. 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3. 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4. 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5. 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6.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二、判断题1. (√)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2. (×)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3. (×)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5. (×)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6. (√)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归还学说 :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4. 土壤具有哪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