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舞蹈的构思 创作一个舞蹈作品,首先就是运用舞蹈思维进行作品构思,这是进人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从选择题材人手并对题材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发掘,在寻 找合适的角度和层面确定作品内容进而提炼作品主题思想的同时,寻求外化的通道。也就是选择适合的体裁和舞蹈的样式,探索和捕捉舞蹈的形象,然后把它们 纳入一个层次有序的框架结构内进行反复斟酌,最终制定出作品的结构计划。这样,构思阶段就完成了。 构思阶段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想像,并利用舞蹈思维进行反复探索、找寻最佳的外化途径的过程,它使形象和动作的语言逐渐连贯,使自己作品所要表达的内 容在一个富有观赏价值的结构框架中得到体现。 一般情况下,作品的构思是由舞蹈编导发挥自己的创造想像力来独立进行并完成的。作品的价值和创新都体现在这个阶段中,同时它也为以后各阶段的操作 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舞蹈思维 舞蹈思维的全称应当是舞蹈的形象思维,因为它仅用于舞蹈艺术的创作范畴,所以简称舞蹈思维。 思维有两种方式: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机制来进行,叫做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另一种思维方式叫做形象思维,是专门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都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但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不同的。逻辑思维是冷静、客观、科学地分析、认识事物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形象思维则是在观察、体验、分析和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利用想像、联想、幻想和艺术的材料及手段,通过融人思想感情而创作出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艺术家的头脑中,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创作的准备和策划过程中以及在创作各阶段的间隙需要冷静回顾和审视的情况下,抽象思维经常会介人并推动创作的进行,但在对艺术形象的想像和创造中则无需抽象思维的介人。 由于各类艺术形式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手段各不相同,因此在共同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时它们又各具特征,这是共性中的个性。舞蹈艺术集材料、手段 和工具于一身,也就是说,人体的动作是唯一的艺术形式,这是极具特殊意义的。有了这些认识作基础,讲解舞蹈思维就会比较容易。 舞蹈思维贯穿于舞蹈编导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舞蹈的起源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来自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内。从生活到舞蹈艺术,中间 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环节,一个是从自然状态的客观生活现象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