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体裁类型 文 献 的 体 裁 , 大 体 包 括 内 容 和 形 式 两 个 方 面 。 文 献 内 容 方 面 的 体 裁 , 可 分 为著 作 、 编 述 、 抄 纂 三 大 类 。 文 献 形 式 方 面 的 体 裁 , 又 可 分 为 文 书 、 档 案 、 总 集 、别 集 、 类 书 、 政 书 、 表 谱 、 图 示 、 丛 书 、 方 志 等 十 多 类 。 本 章 仅 就 其 中 与 文 字 文献 有 关 的 常 见 体 裁 , 予 以 论 述 。 至 于 文 学 作 品 的 体 裁 , 是 文 学 创 作 样 式 , 乃 文 学专 门 研 究 的 内 容 , 不 属 文 献 体 裁 研 究 的 范 畴 , 特 予 略 去 , 不 加 论 列 。 第一节 文献内容方面的体裁 我 国 古 典 文 献 内 容 方 面 的 体 裁 , 是 指 写 书 的 内 容 来 源 不 同 , 过 去 一 般 分 为 著作 、编 述 、抄 纂 三 大 类 。凡 属 前 无 所 承 ,而 是 个 人 创 造 ,才 可 称 为 “ 作 ” ,或 “ 著 ” 、或 “ 著 作 ” ; 凡 属 前 有 所 承 , 即 个 人 凭 藉 前 人 的 成 果 , 只 是 据 以 提 炼 制 作 , 编 次整 理 , 称 为 “ 述 ” , 或 “ 编 述 ” ; 凡 是 集 合 纷 杂 的 文 献 资 料 , 加 以 分 类 排比编 集的 , 称 为 “ 纂 ” , 也称 “ 论 纂 ” 、 或 “ 抄 纂 ” 。 三 者虽同 为 书 籍, 但其 体 裁 形 式和 价值作 用, 则各不 相同 。 一、著作。 属 创 造 性的 , 价值高, 作 用大 。 如五经中 的 《周易》, 诸子的 老、 庄、 孟、 荀、 申、 韩, 史部的 《史通》等 , 都属 此类 。 相传孔子曾经删《诗》、 《书 》, 订《礼》、 《乐》, 赞《周易》, 修《春秋》, 整 理 过 六经, 他自己一 再声称 是 “ 述 而 不 作 ” 。 司马迁作 《史记》, 而 他自己却不 承 认是 创 造 , 只 认为 是 做了“ 编 述 ” 的 工作 ,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说:“ 余 所 谓 ‘述’故事,整齐世传,非所 谓 ‘作’也。”东汉大 思想家王充写 作 《论 衡》, 别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