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保护 1.考核知识点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 (1)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 (2)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 生态系统平衡(Ecosystem balance)又称自然平衡(Natural balance),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扰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结构破坏或功能衰退。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也有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当今,由于人类对自然力的作用巨大,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4)生物圈的含义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合,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5)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濒危物种的含义 濒危物种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 (7)草原的含义 草原属于土地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上生长的多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8)臭氧与臭氧层的含义及其变化 臭氧: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每个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臭氧层的变化: 1985 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 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9)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等的含义及成因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引起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现象。包括:陆地污染、海洋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大气污染: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