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其实质是各种货币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说,货币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汇率在这一基础上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形成现实的汇率水平。而另一方面,货币制度又是汇率存在的基本客观环境,决定了汇率决定的机制。或者说,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所具有的或者所代表的价值是不同的,即汇率具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并且影响汇率水平变动的因素也不相同。纵观历史,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金本位和和纸币本位制度。 (一)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从 1 9 世纪初到 2 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从广义的角度,金本位制具体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是削弱了的、变形的金本位制度。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金本位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流通、支付手段职能逐步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替代,国际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演变成为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在需要的时候黄金仍直接参与清算和支付。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广义上的金本位制,因为纸币作为法定的偿付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且由政府规定其所代表的黄金量和维持与黄金的比价。 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在市面上流通,铸造的金币与可兑现的银行券以 1:1的严格比例保持互换,这时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铸币平价是金平价(Gold 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金平价是指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例如:在 1925—1931年期间,英国规定 1英镑的纯金量为 113.0016格令(Grains),美国规定 1美元的纯金量为 23.22格令,这样,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即为: £l=113.0016÷23.22=$4.8665 即 1 英镑金币的含金量等于1 美元金币含金量的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