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一、现代自然科学革命概况 20 世纪的科学革命广泛地发生在宇观、宏观、微观三大层次上: 由相对论表征的科学革命是关于高速及宇观领域的; 由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表征的的科学革命是关于微观领域的; 由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一系统学科表征的科学革命,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宏观领域的。二、系统科学 20 世纪40 年代末创立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的系统,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性并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一)控制论 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发表了专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这是控制论的奠基性著作,它标志着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此后,控制论向各个领域渗透,相继出现了工程控制论(钱学森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一书,是奠基性著作)、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大系统理论、智能控制等分支。2.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①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②自然界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③自然界物质客体互成系统。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 物质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物质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有着密切联系与交换的一种状态。2. 物质系统的动态性。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所具有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3. 物质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诸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4. 物质系统的层次性。是指构成物质系统的要素的等级和地位。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1. 自然物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 同时态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② 历时态的运动演化的时间结构。2.自然界物质系统层次的立体网络结构图景① 非生命世界的结构层次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凝聚态物体-行星-行星系-恒星-恒星系-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② 生命世界的结构层次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三节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一、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现代宇宙学的产生现代宇宙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三种看法:① 从1917年爱因斯坦建立第一个宇宙学模型开始;② 从1929年哈勃提出河外星系的红移和星系离我们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开始;③ 爱因斯坦提出第一个宇宙模型是现代宇宙学的萌芽和发端,而“哈勃定律”的提出才是正式开始。2、大爆炸宇宙学简史●1927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