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骨料、矿物掺合料 骨料的作用: 减少收缩; 提高弹模; 传递荷载; 降低成本。 分类: 细骨料:粒径0.16~5.0mm;粗骨料:粒径大于5.0mm。 按制取方式,可以分为天然骨料、人造骨料、工业灰渣骨料三种。 矿物掺合料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被广泛使用,也称为“附加胶凝材料”,可以起到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性能(拌合物和易性、凝结硬化时间,硬化体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腐蚀性)的目的。 第一节 细骨料 一.细骨料的分类 天然砂、人工砂、工业灰渣。 ※天然砂按产源,分为:河砂、湖砂、山砂、海砂。 ◎河砂、湖砂颗粒比较圆滑、质地坚硬,也比较洁净。 ◎山砂颗粒多棱角,表面粗糙,容易含较多粘土和有机质,质地较差。 ◎海砂内含有贝壳碎片及可溶性氯盐、硫酸盐等有害成分,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使用。 ※人工砂棱角多,片状颗粒多,且石粉多,成本也高。 ※某些工业灰渣,在试验合格后,可以代替砂使用。 二.砂的性能技术要求 1.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河砂的表观 密度一 般为2.50~2.70g/cm3;堆积密 度一般为1350~1650kg/m3;孔隙率 35~45%。 2.含水率 砂的含水不同使砂具有绝干、气干、饱和面干、潮湿等多种状态。 由于砂含有水,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根据砂的含水量对 W /C作出适当的调整。 砂的含水润湿状况与砂的堆积体积有关,砂具有湿胀特性。这是因为砂被水润湿后,在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引起松散砂子体积膨胀。湿胀量决定于砂的含水量和砂的细度。一般砂含水5%~9%时,湿胀量为20%~25%。当含水量再增加时,吸附的水分发生迁移,砂子体积又逐渐缩小。当砂完全被水浸泡时,其体积又与干燥时的体积相同。 3.颗粒级配、粗细程度 粗细程度即细度,是指不同大小砂粒的混合体中的粗细程度。 砂的级配影响砂自身的空隙率。大小颗粒搭配合理,会实现细粒填充中粒空隙,细、中粒填充粗粒空隙的紧密充填,降低空隙率。这将有利于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和硬化体的稳定性,并节约水泥用量。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使用砂筛余分析方法测定,并分别用级配曲线和细度模数表示。 方筛孔孔径依次为9.50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 筛分前将砂样烘干至恒重,筛除大于 9.50mm的颗粒,并计算其筛余百分率。称取烘干砂试样 500g放入标准筛中,经筛分后称取各筛上的筛余质量,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