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大国地位的动力基石 航空知识 2010-12-01 09:25:26 阅读114486 评论15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司古 C-5“银河” 运输机、“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UH-1“休伊” 直升机和 M1“艾布拉姆斯” 主战坦克和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一定要找,那么请记住,它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便是,都有一颗“飞翔的心” 。“阿利·伯克” 使用的通用电气 LM2500 船用燃气轮机,先祖便是“银河” 的TF39 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而驱动“艾布拉姆斯” 的霍尼韦尔 AGT1500 燃气轮机,其原型则是“休伊” 的涡轴发动机T-53。这样的例子在航空强国不胜枚举。如果调查一下美国军用航空喷气技术在民航、车辆以及船舶制造等诸多领域的扩散效应,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进喷气发动机技术是构成美国航空技术优势乃至其大国地位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这块基石是怎样修筑起来的?美国的航空喷气推进技术是怎样走到的今天?期间又有哪些值得总结和注意的经验?希望本文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很难想象,没有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美国空军会是怎样的面貌。图为美军C-17“环球霸王”机群,该机使用的普惠F117-PW-100 是普惠PW2000 的军用型,PW2000 最初是为波音757 设计的,和罗罗RB211 是竞争对手。 美利坚的喷气曙光 喷气推进技术第一缕曙光初露的时候,美国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但也并非没有任何行动,通用电气、普惠、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公司等公司都进行过相关研究,但面对二战的紧张军需生产现状,美国政府甚至强制要求各军工企业放缓喷气推进研究,全力生产现有军备。即便如此,美国军方仍然有人在密切关注航空喷气发动机,这就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1941 年初,阿诺德和部分通用电气公司负责人获悉英国正在从事喷气推进研究,而且已经开发出了惠特尔发动机,于是通过美国政府斡旋,最终从英国获得了惠特尔的技术成果,并交由通用电气涡轮增压器分部制造,以协助美国尽快开发喷气式战斗机。与此同时,贝尔飞机公司接到政府订单,要求与通用电气制造的惠特尔发动机(GE 1-A)相匹配的喷气式飞机,即后来的XP-59。在喷气发动机研发中,包括通用电气、普惠、威斯汀豪斯、洛克希德、诺斯罗普等许多美国公司都获得过政府的经费支持。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被寄予厚望的 XP-59 在测试中和英国“流星” 一样,性能平平,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当时的惠特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存在不少问题。 1942 年 10 月首飞的 XP-59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