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同携手,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泗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防治政策2011.10.18不成功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成功感染病毒虽已进入人体,但没有造成感染,仍然是健康人,不会得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造成感染,成为艾滋病感染者,会逐渐发展为艾滋病感染成功急性期症状诊断艾滋病死亡-4-8周-出现症状8-10年1年0.5-2年HIV抗体-HIV抗体+,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吸毒人群母婴传播共用针具妓女配偶吸毒女性吸毒人群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性行为性行为配偶婴儿嫖客性行为吸毒人群共用针具性行为共用针具性行为性行为性行为性行为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0年11月23日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球累计感染HIV/AIDS6680万人,存活HIV/AIDS3330万例,其中,2009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0万例,每天新发感染7200人。•全球艾滋病大流行的发展势头已基本遏制。•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均呈下降趋势。到到20092009年底估计的成人和儿童年底估计的成人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活人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活人数总计:3330万(UNAIDS)已在全球189个国家中流行中、西欧7676万万[60–110[60–110万万]]北非和中东3838万万[27–50[27–50万万]]次撒哈拉非洲22502250万万[2090–2430[2090–2430万万]]东欧和中亚160160万万[120–210[120–210万万]]南亚和东南亚400400万万[530–510[530–510万万]]大洋洲7.57.5万万[5.3–12[5.3–12万万]]北美130130万万[48–190[48–190万万]]加勒比2323万万[21–27[21–27万万]]拉丁美洲160160万万[140–190[140–190万万]]东亚8080万万[62–96[62–96万万]]我国流行概况截至2010年12月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万,其中艾滋病病人13.8万,死亡7.0万。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估算,截至2009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其中AIDS10.5万人。1985年1989年1998年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1995年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2005年2007年2009年估计HIV/AIDSR感染人数(万)657074新发感染者人数(万)754.8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艾滋病承诺宣言>实施情况进展报告》2、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全国有92%的县报告了HIV/AIDS者。累计报告HIV/AIDS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广西、河南、新疆和广东。2010年报告HIV感染者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为云南、广西、四川、新疆和广东;报告AIDS病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为广西、云南、四川、河南和新疆。3、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历年传播途径构成4、全国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目前,我国艾滋病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静脉吸毒•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是59.6万,蔓延到2033个县(全国总县数的71%),其中80%为青少年;–公安部估计:实际吸毒人数为在册人数的8-10倍。•静脉吸毒比例逐渐增高:如云南德宏达80%,新疆伊宁78%;–70%-100%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四川凉山自治州16-49岁人群HIV感染率8%。•吸毒人员戒毒后复吸率70%-90%;•HIV阳性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率仅仅1%(云南)。我国吸毒现象变化趋势分析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万)714.82538525459.668.186.190.1100105114116133.5020406080100120140160我国毒品滥用流行情况(NNCC)滥用海洛因人员所占比例持续下降滥用“新型毒品”人员逐年上升“新型毒品”对性行为具有的特殊刺激作用,在滥用后极易发生冲动性、群体性性行为。在60多个国家有注射使用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行为。MSM及性服务工作者等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增加HIV感染的风险。兴奋性毒品隐蔽蔓延更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方式和控制的难度山东省艾滋病流行概况•1992年我省在归国务工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2006-2010年全省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分别为321例,297例,370例,498和725例,病例报告数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