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文化概要:“处处留心皆学问”,帅府周边社区资源就是我们最充分的课程资源,如本文所说的这些资源是数不胜数的,教师不可拘泥,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的时间、内容进行资源的选取和调整,并无定律。只要教师以开拓、创新、多元、包容的态度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文化,活用周边的资源,开拓学生视野,让品德课堂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的实践智慧会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在周边社区可利用的品德资源是相当广阔的,在贴合儿童生活范围下进行资源的利用,学生的视野将会开拓更宽阔。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围绕“以儿童最熟悉的资源为起点”“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切入口”“以课后延伸为落脚点”这三方面总结帅府周边社区品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和效果。一、以儿童最熟悉的资源为起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2]校园就是儿童所在地域的最熟悉地方之一,校园的人文资源、地理资源就是儿童生活中最容易发掘出丰富内涵的源头,只要教师能就地取材,留心观察,根据学生的地域文化知识结构和储备,以儿童最熟悉的资源为起点,善于利用以上资源,就不难创生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对现实中相关资源的探究,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一)挖掘最熟悉的人背后的故事校园内的人文资源众多,老师、学生、清洁阿姨、保安叔叔等都是校园的成员,虽然大家常见面,但对学生个人来说,他们都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们会好奇校园成员背后的故事,因此在合适的课题中使用这些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例如: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主题二《春节里不休息的人》,我除了引导学生说出家里有哪些人是不休息的,还拍摄了本校保安叔叔的背影,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谁?春节假期里他们在哪里?做些什么?在讨论中,学生纷纷猜出这些校园里熟悉的背影,接着回顾上学期间,保安叔叔给我们搬饭箱,给学生送家长转交遗忘的物品,对比学生无论在校还是放假,保安叔叔还坚守在校园赞扬了保安叔叔在春节也坚守岗位,保卫校园的安全的行为。有些同学还感慨地说“我们的校园安全是保安叔叔春节也不休息所带来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在接下来写感谢卡的环节,许多学生都选择写给保安叔叔,感谢他们的付出。学生也从身边的保安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