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廉洁心 杜绝“微腐败”作为基层党员,我们与群众接触交流的机会和次数比较多,深知基层腐败的形式比较隐蔽且容易发生。我们通过这种讲党课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微腐败”的危害性,时刻提醒大家不忘初心,严于律己,廉洁从业,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一、深刻认识“微腐败”的存在性及危害性“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而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关键是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一)“微腐败”易发而广泛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 ,"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截止 2018 年 5 月 31 日,2018 年以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18985 个,乡科级及以下占比 86.4%;处理人数 27099 位,乡科级及以下占比87.3%;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数 19227 位,乡科级及以下占比 87.9%。由此可见,基层腐败比较凸显。微腐败存在范围非常广,而且呈现一定的多发态势。例如一些基层人员装表接电或抢修服务时会接受一盒香烟、一点土特产、一顿宴请等;一些营销业扩、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专业的管理人员接受客户红包或单位私人宴请在为其办事时打“擦边球”,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的物品等,这些事小的容易让人忽视它的存在。“微腐败”是一种腐败趋向于“蚁穴化”过程中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生活中是常见的腐败。它的特点,一是微,乱用公权的行为较小,一点点、一滴滴,打个“擦边球”,玩个遮眼法,雁过拔毛,顺手捞点小好处;二是近,“微腐败”行为多半发生在身边,或接受单位宴请,或办事接受礼品,或利用公款旅行,或挖空心思虚报冒领,或侵占扶贫救助资金,都看得见摸得着;三是多,数量多,次数多,领域多,形式多。例如以下这两个案例:案例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农技站原站长毕鹏程伙同他人套取涉农补贴资金问题。2013 年上半年至 2016 年 7 月,毕鹏程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原谭家桥镇财政所干部许某某(另案处理),三次虚报套取谭家桥镇中墩村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