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设计 CAD 排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塑胶模具 2D 排位图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排组立图的步骤1、把产品的 3D 图文件转到 2D 图档上,需将倒勾或有机构处做剖面,要注意比例问题。(1:1 比例);2、转到 2D 图文件上的产品图要加缩水和镜像。注意:完成以上两步骤后必须检查,可以测量产品在加缩水前后的同一地方,来检查缩水加的是否正确;3、排组立前要定成品基准线。即把产品上 boss 或大平面等易找到的特征定X,Y,Z 三轴,特征的寻找需尽量接近于成品中心,若是两上下盖相配合,基准则尽量为同一点。成品基准线相对模具中心要为整数;4、依照成品基准线把模仁排出来。 步骤与表示重点:a、删除成品上的虚线;b、如侧视图为剖面要将侧视图的实线改为虚线,仅留剖面处为实线;c、要把成品的分型面表示出来,重点表示主分型面,斜销,滑块处分型面。分型面上的插破,靠破也需表示;d、还需把模仁拆入子处表示清楚,正视图入子遍界用黄色线表示,且入子沉头也需表示。入子与入子间要避免有薄铁现象,一般不可小于 1mm。(模仁需拆入子部位一般为整体不好加工处或肋较深处及一些 boss 处)。5、排顶针,水路,最后排模仁螺丝。要注意三者不能干涉,三者间距不小于3mm,拆入子时也要一同考虑.以下为顶针,水路,螺丝的排列重点:a、顶针要排在成品不易脱模处,如成品的边缘、肋及塑料较深处。顶针的尺寸要尽量选择大的,以增加强度。顶针舆成品形状间距应不小于 0.6-1mm,以避免薄铁现象。b、排水路的宗旨是可以尽快的带走模温,以达到冷却效果。直通的水路效果最好。C、模仁螺丝一般排四个,位置要尽量对称。6、排模仁要注意强度问题,产品边缘距模仁边缘应不小于 20mm,模仁边缘距模架边缘的距离要按模具大小而定,大模具要 50mm 以上,小模具为30-50mm(天地侧 350mm 以下视为小模具)。有特殊要求的要个别对待。二、排位1. 成品在内模的排位应以最佳效果情势排放位置,要思量入水标位置和分型面因素。要与成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2. 成品到精框边的间隔:A)小件的成品:间隔为 25mm—30mm 之间,成品之间为 15mm—20mm,如镶件有则为塑胶原料 25mm 左右,成品间有流道的最少要 15mm;B)大件的成品:距边为 35—50mm,有镶件最小为 35mm,如 1 件钢件出多件流产物,则其之间的间隔应 12—15mm 左右。成品长度在 200mm 以上,宽度在 150mm 以上其产物距边应不少于 35mm。3. 成品排位时选择基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