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及中心静脉压测定1、 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标记。每四小时检查一次,防止导管移位。2、 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翻身避免积压。3、 每天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观察、记录插管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拔出导管。4、 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长期输液者每日用肝素稀释液冲管。注意:1、 排尽管道内气体,防止气泡进入体内形成气拴。2、 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零点测定:将零点测量器放在床旁,指针对准患者右侧腋中线第四肋间,然后根据这一高度调整)。3、 静脉压测量管道内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4、 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二、气管插管的护理:1、 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 1~2 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2、 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3、 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4、 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5、 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 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6、 气管套囊每隔 3~4 小时放气 3~5 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7、 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8、 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三、气管切开的护理:1、 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2、 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3、 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4、 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 2 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 2 次。5、 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6、 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窦道内分泌物,经常更换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