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知名高校网络开课介绍(下)

20知名高校网络开课介绍(下)_第1页
1/8
20知名高校网络开课介绍(下)_第2页
2/8
20知名高校网络开课介绍(下)_第3页
3/8
【为何才火】网络字幕组带火“网课” 其实,早在上世纪 9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开始向网络发布开放课程。一些名校课程也曾散落在一些小型网站和论坛上,但都因为语言问题,乏人问津。直到现在,这些课程经网络字幕组的翻译,才得以在国内大范围传播。 今年年初,国内一些知名字幕组开始介入这些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的翻译,字幕组的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深奥的名校大学课程视频居然能够在网络间像美剧一样流行。“从前由于语言障碍,很难坚持听下来,尤其是哲学、语言类课程。现在我一天能消化两三节课。”辽宁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崇丽表示,她之前就对外国高校的一些公开课很感兴趣,但以前没有字幕的时候,学习课程内容的前提便是语言问题,现在她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下载。但崇丽也表示,目前能下载到的开放课程,基本上都是文化艺术类,而理工类与高新技术类没有出现。“这些大学不会将自身的核心课程放上网络,最代表大学精神的学科是难以向外开放的。大学的这种做法,侧重点可能更在于对人才的吸引,毕竟大学有其生存发展方面的考虑。”中文系博士严教授如此分析。 本报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人群包括 100位大学生、50位教师、50位准备出国的学生,50位公司职员,还有 100位随机调查者。调查结果显示,5成以上人群都或多或少地看过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其中以大学生和准备出国的学生居多;另外 25%的人虽没有看过,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国过名校网络公开课都有所了解,尤其是教师,经常听学生在一起讨论;仅有 24%的人,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一无所知。 网络无法代替传统学习方式 渤海大学中文系博士 严教授 严教授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是学生求知欲在网络开放时代的释放使然,但他不觉得名校的这种模式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网络只是课堂学习之外的一种有效补充。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相比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客观性,人文社科则往往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密切相联。尤其是人文学科的一些学术性研究就不可能依赖网络,网上的资料来源很多都需要经过考证。网络无法代替传统的学习方式。 【初试啼声】从没听过这么多赞美 第一门听译中文字幕的课程是耶鲁大学的哲学课程《死亡》,由舍里·卡根教授主讲,由知名美剧字幕组 YYETS的“幻影飞”牵头完成,之前这个在上海学习金融的女孩以翻译纪录片为主,而翻译耶鲁公开课程则是因为网友热情邀请,YYE...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知名高校网络开课介绍(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