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伤寒学》教学大纲 前言 《伤寒论》是一部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的专著。它虽然是以外感病为主,但其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对中医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历来是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核心,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并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见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相关汤证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思维方法与技能,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好基础,以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医药高素质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需求。 通过 72 课时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00 条一类原文,熟悉 150 条二类原文,了解 100条三类原文。 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与教式等方法,重点讲解方证的症状、病机、治法、方药、方义、现代研究、临床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 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伤寒的涵义。 2. 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六经病的主要脉证、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 3. 了解《伤寒论》的沿革。 4. 了解《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学术成就。 [教学内容] 1.《伤寒论》简介:作者、成书的历史背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伤寒论》的沿革及对后世的影响。 3.《伤寒论》的成就。 4.伤寒的涵义。 5. 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病的传变。 6.《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 7. 学习《伤寒论》的要求与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太阳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治则。 2. 了解太阳病的转归 2 [教学内容] 1. 太阳病的概念、病因病机、性质、分类、基本证候、治则。 2. 太阳病的转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目的要求] 1. 掌握太阳病的提纲与分类。 2. 熟悉外感病初期分辨阴阳的要点。 [教学内容] 1. 太阳病提纲。(1) 2. 太阳病分类。(2、3、6) 3. 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7)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