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和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一节国民经济总量管理 一、 国民经济总量的含义 1. 国民经济总量:又称宏观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或总水平,是国民经济总体运动状态在数量上的高度综合表现。 2. 宏观经济指标体系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变量指标有很多,如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总额、消费总额、财政收支总额、信贷收支总额、进出口总额、就业率(失业率)、物价指数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体运行状态和规模、水平。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综合性最强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二、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的内容 1.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的含义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宏观经济总量指标所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宏观调控。 2.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的关系 (1)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与国民经济结构管理一起,共同构成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2)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总量的分析主要是考察总量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对经济结构的分析主要是考察总量构成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规律。 (3) 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控制经济总量、调节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管理最根本的任务。 3. 国民经济总量管理的内容 (1) 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投资总额、消费总额、居民货币收入总额、财政信贷总规模、货币供应总量、物价水平、进出口总额等总量指标。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 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协调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教科卫事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三、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体系 (一) 国民经济总量核算体系构成 1. 国民核算体系:简称 SNA,为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 2.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简称 MPS,为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二) SNA 与 MPS 两大体系的区别 1. 计算范围不同 核算产值、收入时,前者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后者只计算物质产品价值。换言之,前者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核算范围;后者以物质生产部门为核算范围。 2. 计算内容不同 在计算总值指标时,前者不计算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资产消耗,以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为依据,它是劳动者报酬(v)、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