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 7 空调 空调概论 定义 空调是在车厢内保持一个独立开外部气候条件的合适的压力、湿度和温度的方法的组合。 作用 当然车窗是保持关闭着的,空调系统的作用是在冬天通过向里送热气使车厢暖和,在夏天则相反通过向外排热气使车厢凉爽。 系统的组成 系统有两个装置: √取暖装置 这是一种传统的取暖装置。人们将气流通过一个称为“空气散热器”的散热器的元件。这个散热器由发动机的冷却电路供应冷却液。 √冷却装置 这个装置能够人工降低送入车厢内空气的温度,同时抽去车厢内一部分湿气和灰尘。 这两个装置中有: √冷却系统运行电路 √调节后的空气分配线路 计量单位 卡:这是热量的计量单位。这是给一克水提高一度所必须提供的热量。一卡=4.185焦耳。 负大卡:这是提取的热量单位,或者是冷量单位,它与卡相反。 温标 我们把0K 温度定为“绝对零度”,即–273°C。 状态变化 沸腾温度(或沸点温度) 是指液体状态向气体状态转变开始向时的温度。这一温度是随着作用在液体表面上方的压力而变化的。每个压力都有一定的沸腾温度相对应。 例如: 升 华 熔 化 蒸 发 固态 液态 气 态 凝 固 液 化 水的沸腾温度(°C) 绝对压力(巴) 151 5 100 1 68 0.3 12.7 0.015 6.7 0.01 蒸发潜热 在100°C 恒温,1.013 巴(760 毫米汞柱)的大气压下,要将水从液态转变为汽态必须向它提供每公斤2254.69 千焦耳(每公斤539.4 千卡)的能源。 我们在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水在整个沸腾过程中一直处于稳定的100°C 的潜热。 冷凝 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是一种可逆现象。如果我们将蒸汽的热量提去,蒸汽就变成了水。在下面所示的例子中,在A 点和 B 点之间,在100°C 恒温下,水蒸汽向空气中放出热量,便由气态向液态转变。从B 点到 C 点,液体从100°C“冷却”到比如 80°C。 液态 液态 + 汽态 汽态 潜热 可感热汽态 可感热汽态 温度 热量 水+蒸汽 水 蒸汽 结论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有利于液化。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有利于蒸发。 蒸发 一个冷凝剂(也称为致冷剂)要能够蒸发就必须吸收一定的热量。 a) 瓶子中,致冷剂在7 巴的充气压力下处于液体状态,这与一个27°C 的周围温度相符。 b) 打开开关R。 c) 致冷剂在1 巴的压力(大气压力)下以-29.8°C 的温度流进蛇形管。致冷剂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周围的空气便从+ 27°C 冷却至+ 10°C,致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