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 动力工程专刊 2001 年二月号 电弧防护服防护性能测量 Genev iev e Lav erty 最近几年,对电弧事故的本质以及电弧对周边工人形成的潜在影响的认知取得很大进展。很多工人均处于潜在危害之下,包括电力行业职工、化工厂工人、炼油厂工人以及那些在设施内明显带电作业的工人。尽管消除危害永远是追求的根本目标,但是采用具有足够能力的个人防护装备对于电弧伤害的防护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在过去十年里,对电弧事故本质及其对电弧附近的人身伤害等方面的认知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触电和电击等显著伤害外,还有其它形式的伤害,也许影响相对不直观,如电弧事故中形成的热效应。说这些伤害较不直观,原因是电弧产生较大比例的热辐射肉眼不可见,尽管如此,却可能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二度和三度灼伤,导致更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偶然性电弧事件定义为一种非主观和非预期的事故。相对于爆燃情况,偶然性电弧事故更常见,电弧事故非常迅速,由于断路器等安全设施在事故发生时自动引发,因此电弧持续时间往往不到1 秒。 电弧产生的总能量可能是严重爆燃事故的 3 到4 倍以上,这种高能量强度在短时间内作用在小范围皮肤上,可能对附近工人形成致命影响。另外一个显著不同就是爆燃肉眼可见,因为爆燃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其热能一半通过对流传递(火焰),一半通过辐射传递。而对于电弧形成的热量,90%以上为辐射热,也就是说即使电弧没有产生火焰,或者产生少量火焰,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电弧产生的热能会点燃或者熔化工人的防护服,会导致服装开裂,从而对皮肤产生严重伤害。灼伤可以分为三类:一度灼伤表现为疼痛,皮肤发红,但没有形成水泡;二度灼伤表现为皮肤形成水泡,表皮必须再生;三度灼伤会彻底破坏表皮,皮肤本身无法再生,形成结疤组织。 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每年记录电弧事故数量、事故发生中装置的类型以及电弧条件,包括事故电压。例如,1997 年瑞典尽管已经建立非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依然报导了 48 例电弧事故。大约 1/3 事故发生在配电网络,另外 1/3 事故发生在加工工业领域。大约 90%的事故发生在低电压情况下,例如 1000V 以下。其中一半以 电力安全 动力工程专刊 2001 年二月号 上发生在开关部件,包括电缆分配箱。 同时,在过去 2-3 年时间内,英国发生很多地下电缆相关的致命重灼伤事故。在 1987-1998 之间,英国健康和安全执行局总共接收到的报告包括 10 起死亡,727 起重伤,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