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超导材料课件VIP免费

超导材料课件_第1页
1/72
超导材料课件_第2页
2/72
超导材料课件_第3页
3/72
第二章超导材料超导电性的发现19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Onnes首次实现氦的液化,获得了4.2K的低温,为研究低温条件下物质导电打开了方便之门。1911年,他发现将汞冷却到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Onnes称这种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为超导体。超导体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奖。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至今已发现有28种元素、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是超导体。我们通常称这些金属或金属合金的超导体为常规超导体。自超导电性发现以来,经过70多年的努力,常规超导体临界温度只能提高到23K。1986年初,物理学家Mueller和Bednorz发现了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La2-xBaxCuO4,超导临界温度达40K。1987年2月,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相继在钇(YBa2Cu3O7)系材料上把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禁区(77K)也奇迹般地被突破了。1987年底,Tl-Ba-Ca-Cu-O系材料又把临界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25K。随后,高温超导迅速提高。超导的发展超导性质和相关理论零电阻效应A)临界温度:电阻突然消失的温度被称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超导临界温度与样品纯度无关,但是越均匀纯净的样品超导转变时的电阻陡降越尖锐。B)临界磁场:超导电性可以被外加磁场所破坏,对于温度为T(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超导材料课件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