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3.0沉降变形测量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3.6电子水准仪的数据格式说明3.7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数据精确、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加强过程控制,规范元器件的埋设和保护。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1)要求各项目部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各自管段实际观测工作量:配够专业观测人员,要求测量监测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保证专业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掌握观测技术标准与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待遇。1落实观测人员及观测设施、仪器设备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2)要求各项目部配备了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元器件、电子测试系统和精密测量仪器,并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3)对于成熟的、可靠的测量设备,采用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并按规定进行标定合格(水准仪、水准尺均要标定);(4)如对于单点沉降计、剖面沉降管数量较大,技术指标、工作性能要求较高的元器件、监测仪器,按照建设程序进行采购配置。1落实观测人员及观测设施、仪器设备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1)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应规范观测元器件、观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和奖惩制度,加强其预防保护,以防止出现观测桩和元器件的损坏和失效,从而造成观测点和数据的缺失及不连续性。是施工过程加强控制的重点。•(2)在观测过程中,规范测量技术操作与记录,及时整理测量数据,保证原始测量记录与观测汇总表中数据的一致性,并及时报监理单位核对确认,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3)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复核,当观测数据连续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复测核对。2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可靠性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4)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5)在实施过程中对观测数据的异常现象,异常点及时分析原因,做好记录,并采取措施。2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可靠性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3.0沉降变形测量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3.6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3.0沉降变形测量1、沪昆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2、沪昆客专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遵循以下实际准则:变形体的范围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时,可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统。其好处是已知系统的归化和投影改正公式,另一方面监测网也可得到检查。将监测网与已有的大地网连测或将大地控制网点直接作为参考点的方法可实现坐标系及基准的确定。3.0沉降变形测量3、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4、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表3.1.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二等±0.5±0.3±3.0三等±1.0±0.5±6.0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