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1. 面向全体;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2. 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补充:◊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 顺序性—循序渐进② 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二、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1.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特点;2.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3.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