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阅读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评,首先老师应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热爱阅读,能够主动积极地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确立各学段训练重点及训练方法,使学生们对阅读感兴趣,能辨别什么是好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意义的读物进行阅读,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一)着重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对一篇文章,粗读时,了解概要,理清层意;细读文章时善于圈圈画画,如对好词佳句打上特殊记号,对疑难之处画上问号。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以下阅读习惯:阅读要明确目的;阅读要注重过程;阅读要勤于思考要质疑;阅读要勤动笔墨;阅读要善于查阅资料。在阅读方法指导中,着重教会学生写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常见类型有下列一些:做摘记;写提要;写心得;写书评、专题评论等。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着重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第一条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确,“教会孩子渴望阅读比教他们怎样阅读更重要”,因为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有兴趣才可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专门为读书开辟专栏,内容为“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等,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 2、发挥课内阅读作用,指导选择读物。要选择有利到儿童身心发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爱好、文质优美、内容精彩有意思的读物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可以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 3、开展阅读活动,交流阅读成果。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