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高危孕产妇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3.10.1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3.10.1.1【C】依据各级卫生计生行1.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孕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要求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工技术规范,有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作和技术规范,制订2.高危孕产妇管理关键环节(如筛查、接诊与转诊、救治、随访、宣教等)有工作高危孕产妇管理相关指标及工作流程。制度、人员职责、工3.对高危孕产妇提供连续服务,孕期保健门诊、高危孕产妇门诊、急诊室、产房、作流程和重点部门质产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产后门诊等相关部门衔接流畅。量管理措施。4.对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流程等培训,相关医护人员掌握并遵循。【B】符合“C”,并1.孕产保健部至少每月有一次常规质量安全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质量安全管理。2.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流程知晓率≥90%。【A】符合“B”,并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3.10.2 开设高危孕产妇门诊,制定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3.10.2.1【C】开 设 高 危 孕 产 妇 门1.有高危孕产妇门诊,具备主治以上职称的专职人员负责,工作职责明确。诊,有主要病种诊疗2.有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服务流程(从孕产保健→分娩期→产褥期保健的连贯服常规,对高危孕产妇务流程)。实行专案管理。(★) 3.对“高危孕产妇”有明确的定义,有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常见的妊娠期合并内外科疾病以及产后抑郁症等。4.实行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组建由主管院长、医务处(科)、产科、妇科、新生儿科、产前诊断、麻醉、医技等有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接受高危孕妇的转诊。5.为高危孕产妇建立专案,有高危孕产妇随访工作记录。【B】符合“C”,并1.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8%。【A】符合“B”,并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考核,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3.10.3 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技术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定期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3.10.3.1【C】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1.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