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阐释——对“学本”课堂基本问题的思考一、“学本”课堂的提出 “学本”课堂是在继承已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学本”课堂的提出是我市中小学课堂建设的必然结果,也顺应了国内外教学方式转型的时代要求。 虽然“学本”课堂是一种新提法,但它却是在继承中的发展、在实践中的创新。第一,“学本”课堂是我市课堂建设的必然阶段。 2006 年 8 月,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学生自学 2008 年 8 月,导学提纲教学法——指导学生学 2012 年 2 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由教转向学 低级阶段(教的有效性)——高级阶段(学的有效性)第二,学本课堂是当前课堂转型的必然结果 课堂转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教学转型:“老三中心”转向“新三中心” 老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新三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中心 翻转课堂:“教”翻转向“学”第三,“学本”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成为研究者——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自我兴趣、任务兴趣、影响兴趣二、“学本”课堂的内涵阐释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为本的课堂,即以服务学生学习为根本要求的课堂,它是对“教本”课堂(以教为本的课堂)的批判,是对“生本”课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的超越,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等都以学生学为中心,其重在教学生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 ——《海阳市中小学“学本”课堂精致化研究实施方案》韩立福提出的学本课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认为,“学本”课堂是在问题引领下师生共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它分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和自我导学型学本课堂。基本内涵 我们认为,“学本”课堂是由基于课程标准、探究主题和学生学习思路,在师生指导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具体板块式结构特点的课堂。 强调三个基于:课程标准、探究主题、学生学习思路 强调两种方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强调一个特点:板块结构三个层次 余文森指出,学生学习可分为完全依靠教师、基本依靠教师、相对独立、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