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列宁论粮食税

7列宁论粮食税_第1页
1/43
7列宁论粮食税_第2页
2/43
7列宁论粮食税_第3页
3/43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 •1、余粮征集制。 2、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3、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 •4、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 5、为对付物资奇缺和物价飞涨导致的货币极具贬值,经济关系被迫迅速实物化。 • 6、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务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 1、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征集制。 • 2、部分国有制 • 3、发展商业,允许私商存在和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 • 4、国营企业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给企业自主权。 • 5、废除供给制、实行工资制。 • 6、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列宁的社会主义公式: •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托拉斯组织和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 • 晚年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合作社,发展大工业,进行文化革命,反对官僚主义,维护党的团结等。 列宁 《论粮食税》(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导读 历史背景 列宁《论粮食税》一文;写于俄共(布)十大(1921 年3 月8 日——16 日)以后,4 月21 日完稿,5 份以单行本形式出版。 1921 年春天,对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时期,即由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时期。这一转变不仅从一般意义上讲必然会伴随经济政策的相应变化,而且在当时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这一政策变化又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长期的国内战争已使国民经济陷于柏溃,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就使苏维埃共和国遭受的损失超过了400 亿卢布.总的生产 水平倒 退 了几 十年。工厂 、 矿 山 、 铁 路 受到 严重破 坏 ,数 百 万 劳 动 者 因 战争、 瘟 疫 和饥 饿而死 亡 。1920 年的工业生产 还 不到 1913 年 3 的1/7;农业中男劳动力流散和损失超过了1400 万人,耕地荒芜,播种面积缩小,牲畜头数急剧减少,农业总产值直线下降,1920年谷物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经济的破坏造成了工人阶级队伍的涣散、工人成份的改变和工人人数的锐减,战时走上前线的大批优秀工人,战后复员回家,由于大批工厂停工和倒闭而失业,只能靠经营摊贩谋生或流向农村。1920 年在大企业工作的工人数只有1913 年的55%。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长期征收了农民的全部余粮、甚至一部分口粮、种子和大量牲畜,农民不堪重负,生活状况异常艰苦。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这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列宁论粮食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