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局部阻力损失实验

7局部阻力损失实验_第1页
1/6
7局部阻力损失实验_第2页
2/6
7局部阻力损失实验_第3页
3/6
局部阻力损失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量测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通过对园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包达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写局部阻力前后两断面的能量方程,根据推导条件,扣除沿程水头损失可得: ⒈突然扩大 采用三点法计算,下式中由按流长比例换算得出。 实测 理论 ⒉突然缩小 采用四点法计算,下式中B 点为突缩点,由换算得出,由换算得出。 实测 经验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实验有关常数。 2.打开电子调速器开关,使恒压水箱充水,排除实验管道中的滞留气体。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全关时,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 3.打开泄水阀至最大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测压管读数,同时用体积法或用电测法测记流量。 4.改变泄水阀开度3~4次,分别测记测压管读数及流量。 5.实验完成后关闭泄水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否则,需重做。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分析与讨论 问 题 一:结合实验成果,分析比较突扩与突缩在相应条件下的局部损失大小关系。 参考答案: 由式 及 表明影响局部阻力损失的因素是 v和。由于有 突扩: 突缩: 则有 当 或 时,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比相应突然收缩的要大。本实验 = 2,在最大流量Q 下, = 6. 6/3.58 = 1. 85,突扩损失较突缩损失约大一倍。 接近于1 时,突扩的水流形态接近于逐渐扩大管的流动,因而阻力损失显著减小。 问 题 二:结合流动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阻力损失机理何在?产生突扩与突缩局部阻力损失的主要部位在哪里?怎样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参考答案: 流动演示仪I—V II 型可显示突扩、突缩、渐扩、渐缩、分流、合流、阀道、绕流等三十余种内、外流的流动图谱。据此对局部阻力损失的机理分析如下: 从显示的图谱可见,凡流道边界突变处,形成大小不一的漩涡区。漩涡是产生损失的主要根源。由于水质点的无规则运动和激烈的紊动,相互摩擦,便消耗了部分水体的自储能量。另外,当这部分低能流体被主流的高能流体带走时,还须克服剪切流的速度梯度,经质点间的动能交换,达到流速的重新组合,这也损耗了部分能量。这样就造成了局部阻力损失。 从流动仪可见,突扩段的漩涡主要发生在突扩断面以后,而且与扩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局部阻力损失实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