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千强村工程意见为了适应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根据市第三次党代会关于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全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的要求,市委组织部决定,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实施“双千强村”工程,即排查出1000个后进村党组织,选派1000名区县(自治县)、乡镇机关干部作为驻村党建指导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整顿工作。现就实施“双千强村”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坚持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并重,切实解决后进村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党群关系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后进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基本要求通过实施“双千强村”工程,要使村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有明显增强,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进展,村里各项工作有明显成效。具体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建设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村级班子。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选好村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成员,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进步的坚强集体。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选任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公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级班子。(二)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加强党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使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本领进一步增第1页共5页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党员素质。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实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发挥好党员作用。(三)找准一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结合村情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劳务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兴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四)建立一套规范实用的规章制度。按照“规范、实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工作制度。完善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措施,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理事、照章办事,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管理的制度化水平。(五)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研究解决,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对少数后进村存在的发展思路不清、社会治安状况差、黑恶及宗族势力干扰村务、帮扶困难群众不力以及因各种原因引起群众上访等问题,要集中进行整治。特别是对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立项整改,确保尽快取得实效。三、方法步骤实施“双千强村”工程、整顿后进村党组织的工作于今年10月启动,总体上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整个工作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调查摸底,明确对象。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在认真排查村党组织、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那些干部能力欠缺、作风散漫,班子不团结、战斗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工作无明显起色,矛盾纠纷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后进村党组织列为整顿对象。(二)选派干部,组织培训。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第2页共5页要结合乡镇综合改革,从区县、乡镇机关选派一批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驻后进村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整顿工作。要对驻村党建指导员组织专门培训,明确职责任务,了解掌握有关政策、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三)制定方案,落实整改。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