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非线性分析不收敛的技巧 大家都提到了收敛困难的问题为加速收敛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 1 收敛容差 ANSYS 缺省的收敛准则会根据单元的不同而检查不同的收敛力素和容差例如当采用 solid65 和 link8 时,缺省的要检查 F 和DISP 两个力素其容差也是缺省的(Help 中有)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而言其位移比较小仅使用 F 力素收敛即可但其容差也同时放松一般采用 5%即可(缺省是 5)命令:cnvtol,f,,0.05,2 2 其它选项的设置 自动时间步打开此选择可以让程序决定子步间荷载增量的大小及其是增加或是减小收敛速度较快(命令 autots,1)打开后似乎定义的子步数不起控制作用了 打开线性搜索可以帮助收敛的速度(命令:lnsrch,1) 打开预测器可以帮助收敛的速度(命令 red,on) 平衡迭代次数在每一子步中的迭代次数缺省是 25,将其增加例如改为50(命令: neqit,50) NSUBST 此值不宜过小否则计算过程中老是调整影响计算速度 当然对于比较简单的算例或是分布模型可能不需要如此多的选项但对于复杂的模型是需要的各位可以试试 影响非线性收敛稳定性及其速度的因素很多: 1、模型——主要是结构刚度的大小。对于某些结构,从概念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它是几何不变的稳定体系。但如果结构相近的几个主要构件刚度相差悬殊,在数值计算中就可能导致数值计算的较大误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几何可变性——忽略小刚度构件的刚度贡献。 如出现上述的结构,要分析它,就得降低刚度很大的构件单元的刚度,可以加细网格划分,或着改用高阶单元(BEAM->SHELL,SHELL->SOLID)。构件的连接形式(刚接或铰接)等也可能影响到结构的刚度。 2、线性算法(求解器)。ANSYS 中的非线性算法主要有:稀疏矩阵法(SPARSE DIRECT SOLVER)、预共轭梯度法(PCG SOLVER)和波前法(FRONT DIRECT SLOVER)。稀疏矩阵法是性能很强大的算法,一般默认即为稀疏矩阵法(除了子结构计算默认波前法外)。预共轭梯度法对于 3-D 实体结构而言是最优的算法,但当结构刚度呈现病态时,迭代不易收敛。为此推荐以下算法: 1)、BEAM 单元结构,SHELL 单元结构,或以此为主的含 3-D SOLID 的结构,用稀疏矩阵法; 2)、3-D SOLID 的结构,用预共轭梯度法; 3)、当你的结构可能出现病态时,用稀疏矩阵法; 4)、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时,可用稀疏矩阵法。 3、非线性逼近技术。在 ANSYS 里还是牛顿-拉普森法和弧长法。牛顿-拉普森法是常用的方法,收敛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