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杂交育种一杂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原理1杂交育种的意义(1)杂交育种(Hybridization):利用作物具有不同遗传性的品种或类型相互杂交,创造遗传变异,然后再通过选择和系统的试验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2)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育种是适用作物最广的方法。可综合双亲优良性状,并可获得超亲新性状。杂交育种是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我国主要作物的推广品种,包括一些引进品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杂交育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的作物群体。表6-1北部冬麦区不同年代不同育种途径育成的小麦品种数途径年代(20世纪)合计5060708090品种数%引种10001—115.3系统选育35313157.3品种间杂交71930566217484.9理化诱变———1—10.5远缘杂交0400—42.0合计20283359652051002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1)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从遗传上: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A、B为优良基因)(2)(2)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如两个感霜霉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如两个感霜霉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在后代中出现了大量抗病新个体(在后代中出现了大量抗病新个体(99抗:抗:77感)。感)。((33)利用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利用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数量性状容易通过微效多基因积累(累加),产生超亲性状。因为数量遗传性状由于基因重组,将控制双亲相同性状的不同基因,在新品种积累起来,形成超亲现象。二亲本选配1亲本选配的重要性亲本选配即亲本的选择与搭配。亲本选配决定杂种后代的遗传基础,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碧蚂4号/早洋麦→郑州24号(河南)→济南2号(山东)→北京8号(北京)...陕优225/临汾5064农大135农大1179农大1186农大1193农大1195临汾137临汾138临优1452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1)亲本优点多,主要性状突出,缺点少又较易克服,双亲的优缺点能互补。性状互补要注重主要性状。亲本间互补性状不宜过多。两亲本不能有共同的缺点,更不宜亲本之一有严重缺陷。亲本和品种越冬性成熟期抗条性株高抗倒性穗粒数籽粒大小分蘖力耐旱性蚂蚱麦×碧玉麦↓碧蚂1号较好差中中早中早中早感染免疫高抗中中高较高较弱较强中多少中多小大中大中中弱中较强较强较强碧玛一号的亲本选配桂阳矮49号茎秆生长比较集中丛生性生长类型朝阳18号叶片直立,光合功能较高的矮秆类型桂朝2号结合母本茎叶形态特点和父本较强的光合功能。穗粒数超越双亲,千粒重高,丰产性强,适应性广。×(2)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因为当地优良品种本身就具有丰产性和适应性强的特性。原北京农业大学对150个国内外小麦推广良种进行系谱分析(1980),双亲为推广品种有64个,父母本一方或祖代一方有74个,两者总合占94%。(3)杂交亲本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应有所不同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地理来源、不同亲缘关系的品种,后代分离广,易选出好品种。(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好品种并不一定是好亲本,二者具有一定区别。好亲本指是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好品种则指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品种。例:美国小麦品种Gaines,曾创世界单产纪录,不是好亲本;其姊妹系Pullmanioi,曾育出了多个优良杂交品种。三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1杂交方式(1)单交或成对杂交单交:由两个品种或遗传类型成对杂交。中棉所12(乌干达4号×邢台6871)徐州514(中棉7号×徐州114)×组合方式:A×B(A/B)特点:简单易行,育种时间短,后代群体规模小。单交又可分为:正交:A×B或A(♀)/B(♂)反交:B×A或B(♀)/A(♂)一般将对当地条件最适应的亲本作母本。(2)复交复交: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特点:a遗传基础复杂,F1代就发生性状分离。b杂种比单交的杂种变异类型更多,但稳定性慢,年限长。亲本组合的原则:优良亲本最后一次杂交(使其遗传组成占杂种的比重大),增强后代的优良性状。复交的方式三交:先由两个亲本杂交获得一个单交F1,然后再与另一个亲本杂交,称为三交。组合方式:(A×B)×C(或A/B//C)三交F1杂种的遗传组成:亲本A——25%B——25%C——50%(C亲本应为综合性状最好亲本)农大45及其选系东方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