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是个人而不是群体,应该把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区分开来,而避免把私人生活政治化;在文化上,他尊崇传统,主张应该合理鉴定艺术作品的好坏,‚还认为有必要在判断经验、艺术和教育价值方面,坚持依赖权威的原则‛。①这种‚组合型‛思想结构已在美国学术界得到承认和重视,并被当做一种典型的‚现代思想模式‛加以评论。 ‚技术(包括知识)和理论的高度集约化,正作为创造发明和制定政策的新型原则,日益改造着技术——经济体制,并导致社会本身的科层化(stratification)。‛②《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它的姊妹篇,两部著作互为补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贝尔详细讨论了文化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以及如何在社会价值观注重无拘欲望条件下管理复杂政治机构的难题。作者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认识,来源于对它原有的文化与经济复合体的拆解分析,也来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享乐倾向的关注。 贝尔写这部著作有一项理论目标:阐释自己的三领域对立说,说明三领域的断裂是产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根源所在。大部分现代的社会科学家把社会看成是依照某种单一的关键原则建成的统一‚系统‛,与他们不同,贝尔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协调的复合体,‚它由社会结构、政治与文化三个独立领域相加而成,这三个领域各自拥有相互矛盾的轴心原则:掌管经济的是效益(efficiency)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equality)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原则。由此产生的机制断裂形成了 150年来西方社会的紧张冲突。‛③ 【原著导读】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共包括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第一部,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第二部,政治体系的困境三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四章,第二部共有两章。 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贝尔阐述了他的三领域对立学说: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节奏变化,并且由不同的、甚至相反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现代社会由社会结构、政治与文化三个独立领域构成,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 ① 同上。 ②《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序言。 ③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序言。 2 作者通过讨论社会发展史,从道德风尚变化的鲜明对比中分析了社会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