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教案范文课题 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宾县满井中学:王松玲【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 1: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5. 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 1964 年 10 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