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说课稿)三道沟镇初级中学魏艳君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教材对巴西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巴西这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以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强调了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3)学会结合巴西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3、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突破方法1、重点: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① 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而且对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