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T 扫描操作规范 CT 检查原则首先是获得最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同时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剂量。 扫描前准备 • 做CT 检査前,病人须携带有关检査资料,包括以前的CT、MRI 和 X 线检査的资料,以及其他临床检査资料。 • 认真核对 CT 检査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査目的和要求。对检査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确认 • 训练好病人呼吸与屏气,如根据呼吸的指令或指示灯进行有规律的呼吸,以避免呼吸或运动伪影的产生。 • 通常腹部的检査要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或阴性对比剂温水。作用是使胃肠道充盈能使所观察的部位与胃肠道区分开来。如需增强的病人,检査前4 小时禁食,阳性对比剂按 1%~1.5%的比例调制,检査前30min 第一次口服 300~500ml,检査前即刻200~300ml.小儿酌情减量,如重点观察胆囊及胆道一般口服阴性对比剂或水 • 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査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其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以使检査能顺利进行。 • 被检査的病人和陪伴家属进入 CT 室必须换鞋保持 CT 室机房内整洁,以免灰尘等进入,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 – 检査并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如钥匙、钱币和含有金属物质的纽扣等,以防止伪影的产生。 – 需要增强的病人,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不宜适用对比剂的身心疾病,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做或不做过敏试验。同时叮嘱病人或家属签好同意申请书。 – 尽可能将病人的体位放置舒适,以及将病人的身体置于床面中心或是被检查部位放置于扫描野中心 – 对于易动或精细扫描部位应设法固定。对于小孩或躁动病人应作镇静处理 – 根据扫描要求选用不同的重建算法,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扫描条件 – 能扪及肿块的,应在体表做相应标示,以利识别 – 应注意扫描检査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 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 15min 左右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 检査完后扫描技师应认真填写检査申请单相关项目并签名 – 对病人姓名等资料的输入必须准确,特别注意是头先进还是足先进等表示左右方位等操作,对于扫描是否采用对比剂等,需明确标明,供诊断参考 – 检査前一周内不能服用重金属药物,如果一周内曾进行过胃肠道钡餐造影者则与检査前先行腹部透视,确认腹腔内无钡剂残留方能检査 禁忌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含碘对比剂过敏者 图形显示和摄影 – 根据扫描部位选择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