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T 检查技术 一颅脑 CT 扫描技术 适应症 CT 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 颅脑外伤 CT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 能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血肿及脑挫伤,对亚急性、慢性期脑损伤,平扫后需增强扫描,对发现等密度血肿有意义 CT 检查能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及病变与周围的关系,对颅内肿瘤的定位和定性有重要意义 CT 是无创性检查方法,准确性高,故是新生儿及婴儿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关准备 1 、检查前,应向病人说明检查床移动和机架倾角的安全性、检查所需时间及扫描过 程中保持体位不动等 2 、要求受检者去掉头上发卡、耳环等金属饰物,冠状扫描时需摘掉活动假牙 3 、对不合作者可在检查前采用药物镇静,成人一般用安定 10mg ,静脉注射或肌肉内注射;小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扫描技术 头部 CT 扫描分为常规扫描和特殊扫描 常规扫描有平扫与增强 特殊扫描有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灌注等 扫描方式有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 常规检查一般用非螺旋扫描,特殊检查用螺旋扫描 颅脑 CT 的检查体位除横断位外,还有冠状位 扫描基线 是 CT 扫描前在体表或定位像上确定能最佳显示病变或一些解剖结构的扫描起始线 听眦线(OML)或称眶耳线,是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与听眶线夹角 12° ~ 15° 。头部 CT 检查常以此线作为扫描基线 听眉线(EML)或称眶上缘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与听眶线夹角 30°。经该线扫描的图像对显示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组织结构较好 听眶线(RBL)或称眶下缘线,又称大脑基底线,即瑞氏线,是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 。用此线扫描,断面经过眼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上部 CT 平扫 横断位扫描 扫描体位:取仰卧位,下颌内收, 头先进,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扫描基线:听眦线 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 扫描参数:扫描视野 25cm ,普通 CT 层厚 10mm ,层距 10mm ,层数 10 ~12 层;多层螺旋CT 可用较薄的层厚和层距,扫描范围可在定位像上设定 欲观察颅后窝及桥小脑角病变,扫描层面则与 听眦线的耳端成15°~20 °角 扫描发现较小病变时,可在病变区域做重叠扫描或加作薄层扫描 病变位于颅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