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与还原糖溶液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实验围内反应的还原糖的量和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可测定生成化合物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反推出还原糖的浓度。操作简便,快速,杂质干扰较少,适于生物制氢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显色条件包括: 波长选择,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溶液酸度,显色温度,有机络合物的稳定性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此次实验选择波长选择,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溶液酸度进行实验。 一.试剂的配置 DNS 试剂:称量18.1992g 酒石酸钾钠溶于50ml 蒸馏水中, 加热, 趁热加入0.6313g 3,5-二硝基水杨酸(DNS),另配制2mol/lNaOH 溶液,取26.2ml 加入上述溶液中,称量0.5128g 苯酚和0.5064g 无水亚硫酸钠移入配置好的溶液中,蒸馏水定容至100ml,该试剂避光保存7~10天。 葡萄糖标准溶液(1.0*10-2mol/l):准确称量0.1990g 无水葡萄糖,待溶解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 葡萄糖标准溶液(1.0*10-3mol/l):取10ml 上述10-2mol/l 溶液,稀释至100ml 容量瓶中。 葡萄糖标准溶液(1.0*10-4mol/l):取10ml 上述10-3mol/l 溶液,稀释至100ml 容量瓶中。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1. 波长选择 取5支试管按下表加相应溶液,沸水浴15min, 均加入7ml 水定容为10ml,流水冷却,在不同波长处分别进行扫描。 图1为不同条件下溶液的波长——吸光度图(水调零)。 由图1可以看出白色与绿色曲线几乎重合,说明0.0001mol/l 葡萄糖溶液与DNS 反应生成的氨基化合物极少,用比色法很难区分,故此法所能够测量的葡萄糖浓度应大于0.0001mol/l。 由DNS+H2O 曲线可以看出当波长大于530nm 时,DNS 的吸光度已经很小,这时 DNS 对反应生成的氨基化合物吸光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图2为4号试管稀释10倍后波长扫描图 4号试管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少量的DNS 试剂反应,使生成大量的氨基化合物,但其吸光度太大,仪器无法测定,故将其稀释10倍。以水调零未出现最高峰,以DNS 调零时(图2)在540nm 处有最高峰,这说明在该浓度下,DNS 可能会对氨基化合物吸光度的测量有较大影响,故测量时以DNS 调零较准确。选择540nm 作为最佳吸收波长。 2.DNS 用量选择 取试管按下表加相应溶液,沸水浴30min, 加入适量水使定容为10ml,流00.511.522.533.5440460480500520540560580Fig.1DNS+H2ODNS+10-3mol/l glucoseDNS+10-4mol/l glucoseamideAw avelengh/nm0.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