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旨在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构建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学科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使全体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并获得数学思维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校结合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及有关要求,制定以下教学常规:一、 备课1、了解学科课程标准,知道全学段教材内容,明确任教年级知识内容及各单元在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全学期有效的教学授课计划。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创造性使用教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教案;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具体、集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并写出主要教学过程。3、切实落实集体备课,每学期第一周就安排好一学期集体备课的内容、时间和中心发言人。每个人首先要深钻教材,集体备课时要讨论积极,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中心发言人认真整理、准备好一课时纸质教案,有必要的复印了分发给同年级同学科的其他教师,每个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改。而且,集体备课要做到超前一周左右。二、上课1、有机整合三维目标,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教师上课应做到精神饱满、教态亲切,师生关系和谐,授课思路清楚,讲课准确、提问明确,教师的板书规范、有条理。2、确实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把本校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如:把“三层六度”贯穿于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常规;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推广优化课堂教学基本经验。3、科学地支配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最佳时域教学新知识,讲练时间力求合理,提高教学效果。4、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在发挥媒体教学作用的同时,能从实际出发,提倡自制教具、学具和课件。5、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环节的安排要有明确的数学教学目的,注重实效,倾听学生的交流,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善学习品质。三、作业(一)作业布置要求1、各类作业要求明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2、低年级不提倡布置回家书面作业,三年级 20 分钟左右,四、五年级 30 分钟左右。3、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的量要适度。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书写完整,格式规范。4、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做到天天清,认真做好典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