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防范与应急处理第一篇:跌倒,坠床防范与应急处理跌倒/坠床的防范与处理(一)防范1、定期检查病房设施,保持设施完好,杜绝安全隐患。2、病房光线充足,地面平坦、干燥,地面潮湿时设防滑警示牌。3、对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识别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并予以重点防范。做好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4、服用镇静药、安眠药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不要下床活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等药物的患者,注意用药后反应,预防跌倒/坠床。5、术后第一次小便,应鼓励患者在床上小便,确实需要起床小便时,应有人在床旁守护,防止直立性低血压或体质虚弱而致跌倒/坠床。6、对长期卧床、骨折、截肢等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应有人守护,并告知拐杖等助行器的使用方法。7、对于躁动不安、意识不清、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运动障碍等易发生坠床的患者,置护栏等保护装置,对照顾着给予相关指导。(二)处理1、患者突然跌倒/坠床,护士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同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评估患者意识、受伤部位与伤情及全身情况等,初步判断跌伤原因。2、跌倒/坠床受伤程度较轻,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酌情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3、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伤的部位及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协助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4、患者头部跌伤,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时,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迅速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第1页共7页变化。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9%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师进行伤口处理。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6、孕妇发生跌倒/坠床,应观察和记录有无阴道流血、流水和宫缩,早期发现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先兆。7、准确、及时记录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接班。8、了解患者摔倒/坠床情况,分析跌倒/坠床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防范意识。9、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备案。应急处理程序:患者跌倒/坠床→护士立即赶到现场,同时报告医师→进行必要检查,伤情认定→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伤情及病情记录→详细交班→强化健康教育→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第二篇:跌倒坠床防范防范跌倒坠床措施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突然周围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高危人群: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混乱烦躁年龄大于65岁应用降压药物。措施:1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评估其行为能力,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诉其危险性。2专人陪护指导60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要家属24小时陪伴3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病情进行防坠床、跌倒防范教育,突然改变体位可能会引起头晕,视物旋转等,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30秒再站立,站立30秒后再行走。4正确指导患者用药(1)服用镇静剂、安眠药的患者,指导病人不要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下床活动,同时也要告知陪护和家属病人入厕,第2页共7页洗漱要有人陪同。(2)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物的患者,应严格按医嘱服用避免突然停药或减量引起不良反应。5加强巡视,尤其是夜班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6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平整病人穿大小合适稳定性强的鞋子,衣裤避免过长过大。7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小组长、包病房护士每日查房时重点查看高危人群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第三篇:跌倒坠床防范措施跌倒坠床防范措施(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